您当前的位置: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

我的二中我的梦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20-05-19 12:13:07  阅读:3716 来源:腾讯教育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许安怡0216

文|齐鲁田 修改|燕子 图片|来自网络

--------留念定陶二中十九级高中结业三十周年

关于芳华的回想,犹如一坛陈年老酒,历久弥香,回味悠长。

我的高中年代,是在定陶二中度过的。我是定陶二中第十九级学生,于1987年秋季入学,于1990年7月高中结业,至今已近三十周年。纵然岁月流逝,那段峥嵘的芳华岁月,仍常常萦绕在梦中......

其时的定陶二中,地处定陶县城东南大约三十五华里的冉堌镇,校园南邻定砀(定陶—砀山)公路,再往南步行大约一公里,是美丽的红卫河,北邻镇政府,东邻冉堌镇区,西面是一片碧绿的郊野。

校园驻地所在的冉堌镇,地处定陶、成武、曹县三县区接壤地带,历史悠久,是孔子贤徒“三冉”,即冉耕、冉雍、冉求的故乡,其间冉求便是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中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冉有。其时的二中坐落冉堌镇的西南方位,自1994年全体搬迁到定陶城区之后,这儿先是改为一所工作技术校园,之后又被全体开发为一座商贸城,本来的校舍,早已踪迹全无。

近年来,数次开车路过此地,透过车窗向北望去,总难免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,往事一幕幕如在眼前,将思绪拉回到三十年前。

现在回想起来,二中时期的高中日子,融严厉、严重、生动为一体,是充分而风趣的,高中年代的师生之情和同学友谊,纯真而真诚,是名贵的精神财富,留下永久难忘的回想。

其时二中的教育形式,是比较具有探索性的,除正常的教育活动之外,校园社团活动较为生动,颇相似今天所大力倡议的素质教育,其间较为杰出的便是各类兴趣小组,以语文教师和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为骨干力气的《冉子笔会》文学社最具代表性,文学社定时出书油印刊物。之后分发到班级同学手中,同学们竟相传阅,一睹为快。八十年代是归于文学的黄金年代,校园里鼓起的“文学热”经久不衰,琼瑶、三毛、金庸、梁羽生、莫言、舒婷、海子、顾城、汪国真等是咱们的崇拜目标,我自己也一度痴迷于此,一厢情愿地做着自己的文学梦,常常不知所云地写些所谓的朦胧诗。因为我的作文成果较为杰出,常被教师当作范文在班级朗读,并刊登在文学社的社刊上。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《红高粱》走红的时分,我曾以《引发敢爱敢恨的灵性》为题,写了一篇观后感,除了在文学社社刊油印刊登外,专门任教作文课的教师还在其他班级朗读此文,曾引起小小的颤动,以致于在今天回想起来仍浮光掠影。除此之外,校园还常常安排讲演报告会和文艺晚会,高二时,我曾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,在校团委的支持下,曾安排过一次现场直播的班级讲演报告会,所谓的现场直播,便是使用无线话筒,安放在班级的讲台上,校领导一起安排教师使用音箱在教师办公室团体收听,这在其时仍是一种新生事物,这次活动比较成功,活动结束时,校园领导还专门到班级说话,对讲演活动的成功举行表明鼓舞和恭喜。

除了学习之外,二中的餐饮文明也是别具特色的。在校园的东北角,是校园的教职工食堂,说是食堂,仅仅一排前出厦的房子,前方是一处较为宽广的院子,里边成行生长着几棵巨大旺盛的梧桐树。春末夏初,梧桐花开,动听肺腑,夏秋之际,桐叶亭亭如盖,遮住炎炎酷日,是天然的露天餐厅。同学们成群结队,以地为桌,边吃边聊,或沟通学习心得,或议论社会热门,气氛非常火热。有了茂盛的梧桐树叶隐瞒,即便遇到小雨气候,也一点点未能影响同学们在树下聚餐的情味,伴着雨打树叶的沙沙声,倒像一首夸姣的轻音乐,同学们在树下谈笑自若,今天回想起来,倒有几分诗意。

校区的西北角,是校园的操场,在早餐、午饭和晚餐时刻,这儿也是学生们的又一处露天餐厅,为了补偿校园食堂供给缺乏的问题,二中在全县首先引入商场之间的竞赛机制,答应社会人员到校园从事餐饮服务。每到就餐时刻,这些商贩们就在校园的南北干道旁和操场上摆摊运营,在其时可谓校园的一景,热闹非凡,像准时倒闭的乡村集贸商场。记住其时的社会商贩,就有了较强的商场之间的竞赛认识。早餐中我比较喜爱喝油茶,是一种和胡辣汤相似的粥类地方特色食物。其时运营油茶的有两个商户,一个长的个子矮一些,瘦一些,另一个长的个子高一些,胖一些。为了好区别,同学们依据他们的表面特征,别离称之为“瘦子”和“胖子”。比较而言,“瘦子”的油茶质量比“胖子”的要好一些,“瘦子”的油茶里花生多、芝麻多,而且滋味好,往往是“瘦子”的油茶卖完之后,“胖子”的油茶才干倒闭。一来二去,“胖子”的生意日渐冷淡,他动起了不正当竞赛的歪点子,私自分布“瘦子”是肝炎患者的流言,作用马到成功,两个人的运营局势发生了反转,接连几天,“瘦子”的油茶都没有人买。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”,“瘦子”在了解到详细原因后,采纳了针对性的应对办法,他到医院查体,之后办了一个健康证,并将此证挂在胸前,之前关于他是肝炎患者的流言不攻自破,他的油茶生意又康复了之前的兴旺局势。

在高中年代,跟着生理的不断发育老练,咱们相同也有芳华期的烦躁。其时全县共有十九个城镇,县城和城镇驻地均设有初中校园,但高中校园只要两所,一中和二中,招生量较小,而且初中升高中,高中结业考大学,都要实施预选,只要预选过关,才有资历参与升学考试。从初中到高中,乃至于升入大学,没有复读阅历,一往无前者屈指可数,由此形成的结果之一便是同学中年纪良莠不齐,同班同学中相差二到三岁是正常的,而且高中生的年纪遍及比现在的高中生要大两三岁,正是芳华萌发的时节。不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还不像现在那么敞开,特别是地处城镇的乡村中学,大部分学生比较羞涩,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,整体而言,是比较关闭保存的。但男女同学之间互生倾慕之情,乃至存在一厢情愿的暗恋现象,总是难免的。谨防学生早恋,只怕因而影响学习,采纳相关防范办法,是教师们的一项重要工作。发现这类早恋预兆之后,班主任教师就要采纳个别谈话,或在班会上拐弯抹角,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,选用语言艺术进行映射劝说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乃至不吝充任“法海”人物,把这种夸姣的芳华情感“摧残”在萌发状况。但毕竟是“春色满园关不住”,一些斗胆的男女同学,想方设法突破紧密防地,悄然传字条、写情书,以致眉目传情。

因作文水平稍好,我就曾为一名联系较好的男同学充任过创造情书的“枪手”,那名男同学对班里的一名女同学发生好感,但苦于不知怎么才干向这位女生表达,思来想去,总算打败怯弱,决定向这名女同学写一封“求爱信”,来打听一下。为了遣词造句,感动这位女同学的芳心,于是乎,谦虚向我这位班里所谓的“文学文人”讨教。我尽管作文成果不错,但对怎么写作情书,却是“外行人”。在我的主张下,又约请班里的另一位男同学,在一个周日,咱们三人没有回家,神奥秘秘躲在男生团体宿舍里,进行团体创造,依据三人团体研讨定见,由我执笔,写下了一篇颇具文采的情书,之后,经那位男同学誊抄之后,又用信封密封好,之后,趁着同学们回家,教室内无人发现的时机,将那封情书悄然塞进女同学的书桌洞内。作为答谢,那位男同学还专门到镇上买来水煎包,犒赏我和另一位男同学,后来与那位男同学恶作剧,我戏称水煎包是我从事文学创造的第一笔“稿费”。所没有想到的是,正是这封团体创造的情书,促成了二人的夸姣姻缘。后来我的这位男同学参与一次小范围的同学聚会,兴之所至,他与夫人之间当年的爱情故事总算解密,成为一段美丽的爱情美谈。

我的另一位酷爱文学的男同学,在高中时就曾在文学报刊发表文章,引起一位湖南某县师范校园女生的留意,两人逐步由笔友开展成为恋人,你来我往,鸿雁传书,互诉衷肠,互寄相片,在暑假行将到来之际,那位师范女生竟写信要来定陶与咱们那位男同学碰头,直到这时,那位颇具文才的男同学才真实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因为惧怕家长和教师棒打鸳鸯,匆促写信婉拒。他们之间的信件,在咱们几位联系较好的同学之间成了揭露的隐秘,并常常当作“范文”内部传阅。

还有一位绰号“大胡子”的转学男生,因复读从东北回到本籍山东,在二中借读,那位“大胡子”同学在东北有一位同学恋人,从相片看非常美丽,“大胡子”同学常以此为夸耀本钱,在同学中总有意无意地谈及他们动听的爱情故事,然后成为男生宿舍“卧谈会”的焦点论题。因为两人天各一方,力所不及,他的那位女同学后来移情别恋,给他寄来一封“断交信”。在一个初冬的晚上,这位男同学在到校外的饭馆借酒浇愁之后,躲在男生宿舍的一个旮旯,再也无法控制心里的情感,竟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,那种因所谓的失恋而声泪俱下的状况,我至今没有见到过第2次。听凭咱们怎么劝说,都杯水车薪,后来“大胡子”竟为情所伤,提前结束借读日子,回来东北去了。咱们把这位男同学戏称为“情种”,一起也深入认识到爱情的力气如此强壮。

在最终高三复读的那一年,乃至有若干升学无望,爱情根底较好的男女同学,在班上半揭露地谈起了爱情,有少量几对后来组建了家庭。

这些芳华年代的爱情故事,像生动的音符,弹奏出夸姣的芳华乐章,成为单调学习日子的调味品。

三年严重而又生动的高中日子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,在1990年那个黑色的七月,咱们团体到县城参与高考,一些成果特别杰出的同学蟾宫折桂,幸运地走进大校园园,完成了“鱼跃龙门”的抱负,大部分同学“一败涂地”,与大学坐失良机,最初那种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皇帝堂”的美丽梦境幻灭了。结业之后,一部分同学经过各类招工参与工作,一部分经过从军完成人生抱负,一部分同学回到家园,持续编写祖辈们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日子华章,还有适当一部分同学并不甘愿失利,走上了复读之路。

在我的回忆里,1990年的秋天是令人难忘的,回到了解而又生疏的校园,插班复读,常常想起旧日的同班同学劳燕分飞,分道扬镳,心中难免涌起一种淡淡的伤感。那一年,亚运会在北京举行,校园的高音喇叭里常常播映《亚洲雄风》这支主题歌,激越嘹亮的旋律,减弱了咱们这些复读生的少许忧伤,后来热播的《巴望》电视剧主题歌,更是风行全国,不时飘扬在校园的上空,正如其间歌词所唱:“有过多少往事/似乎就在昨日/有过多少朋友/似乎还在身边······”这支动情的歌曲,曾引起我激烈的情感共识。

岁月悠悠,韶光飞逝。一幕幕芳华往事,一张张洋溢着自傲与生机的了解脸庞,教师们的耳提面命,同学之间纯真而真诚的友谊,彼此见证的芳华与生长,成为心灵深处永不磨灭的回想。

我的定陶二中,我的高中日子,我的芳华回忆!

作者简介:齐鲁田,男,中共党员,系我国诗词协会会员、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,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,菏泽市中华文明暨齐鲁文明促进会理事、汉源文明研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菏泽仲裁委员会仲裁员,定陶区作家协会理事,区中华文明促进会理事。

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,不代表齐鲁壹点态度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